——护国军进城
民国五年七月,和平发生复辟派杀害国民政府县长,广东省政府派护国军第十大队司令张化如率部前来平叛。
———和平“飞凤桥”
民国元年(1911年)和平县民众推选乡贤黄桂荣为和平县临时县长,后选为省参议员,任职期间施行新政、体恤民情、情注百业、大胆革新,深受庶民拥戴。黄桂荣,字林一,清宣统拔贡,候补府经历,和平大坝镇大楼村人,是和平县辛亥革命先行者,
————和平旧时教堂
1914年袁世凯复辟,派龙济光为宣抚使,黄桂荣积极响应“讨袁”,在战斗中受伤失利后,“龙派”获知后,县长陈赞夏联合保安团将黄桂荣、袁超鏞捕捉入狱,数日后惨遭杀害,引起城乡士民怒心中烧。
1916年(民国五年)7月,和平发生复辟派杀害国民政府县长黄桂荣一案,省政府派护国军第十大队张化如率部前来平叛,围攻县城,与叛军进行殊死之战。
奈因东山居高临下,攻击月余仍未攻下,张化如派人马严加监视守东山,后见有人,挑水上山,张化如抓住担水人,调选十余位精壮勇士,假装挑水人员,身藏驳壳枪尾随而上,守山军毫无发觉,束手被擒。
后又在城西挖一地洞,放人一副满装火药的棺材,立即引爆。堵住缺口,死死督战,一声天崩地塌的爆破声,终于攻克县城,几历艰苦恶战,终获全胜。
———旧时“和平李氏宗祠”
张化如立即报呈上峰,处决陈赞夏黄月波及劣绑20余人,公开处决,民心大快!后张化如临时主理和平政务,和平大地恢复安宁,人们安居乐业,百业俱兴,同年九月,潮阳黄人雄接任和平县县长。
张化如,原名彬松,又名贞一,别号张鲲,生于清光绪三年(1877年),龙川县紫市里予山人。龙川教会学堂毕业,
1894年入读天津武备学堂,1911年即离校参加国民革命,只身到广州介竭陈炯明,参加东江上游安抚,1912年任龙川县民政长,督学局局长,创建龙川中学,任县立简易师范及龙川中学校长,1915年受人控告是“逆党分子”,遭通缉,即丢下笔杆拿起枪杆子,1916年护法讨伐袁世凯嫡系部队龙济光部,任东江第七支队司令。
———和平县志资料
————张化如故里
1923年至1931年在乡间兴学,造桥铺公路,任军路工程处主任,南山移垦委员会委员、广东公路第七工程处主任;广东省第21区游击司令,
1939年任陆丰县长,他重视人民生活,兴修水利,垦植荒丘,扶持青年,因奉公守法,洁己爱民,扫黑除恶,领导有方获上峰嘉奖;在任内未危害过革命同志,客观上倾向革命,得到人民认可。
张化如在抗日战争时期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为国共两党合作,一致对外做了很多工作,1941年因涉嫌“防共不力”和“忽视粮政”被撤差返乡,此后在梅县乐育神学院任院长,暗中常与共产党下联系,解放前夕避居香港,助力劝说保安第十三团曾天节团长起义,
——化如楼
1948年与李济深、李章达、张文、饶彰风、陈汝棠、丘哲、张克明等同志过从甚密,参与革命工作,并以张鲲之名加入民革组织;
1949年广州解放,参加广州市第一届各界人代会,1950年参加广东省第一届政协会议,后任龙川县土改委员、
1951年起任广东省参事室参事,省政协委员。
——张化如先生儿子:张苏奎 左、张建奎 右
张化如先生虽历过旧军政要职数十年,而能廉洁自持,深得社会人士信服。张化如先生是与叶挺等誉为“东江四虎将”之一,他的长子张苏奎是中国驻缅甸远征军独立团少将团长;二儿子张建奎是国民革命军第31集团军连长,抗日立功升为营长;他的侄子荣奎在抗日“长沙大会战”提拔营长。
侄孙辈有张炳卿(龍川通衢中学首任校长),侄辈张子惠,黄埔军校十二期炮科毕业,傅作义将军率部北京和平起义后任职南部边防营长、团副;
———《张化如先生》文集
解放后,他的侄孙张鉴林是河源市政协副主席,侄孙张伟强是大学教授、博导,
他的女儿张惠英由原中国中央航空公司投身新中国,他的孙子张永根是大学高级讲师、广州市英语教研组长;
曾孙张泳是广州财校教师;
他的侄孙辈张海霖、张荣初、张湘林、张华林、张培敦、张衡法、张迪林、张爱林、张益林、张卓林、张丰林等皆传承先生德品,在社会上颇有成就。
我爷爷陈访邹先生曾任民国初期和平县教育课长,是梅县地区基督教会分会长,当年我祖父祖母夫妇“七一双寿”序,是张化如先生所题,让我家颇受荣崇。
俗语说:善有善报,张化如的人生,印正了这一道理。
报料电话/微信 18902777488 阿天哥
转载自:阿天哥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