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服装电商,如果售罄率过低,虽不致死,但是重大滑坡、停滞甚至倒退是可以预期的。”
李宇春、韩寒、王珞丹,广告牌上一张张凡客诚品(下称“凡客”)代言人的笑脸背后,依然难以掩饰凡客的无奈。这家国内知名的服装电子商务(下称“电商“)公司正饱受库存积压之苦,甚至其谋划已久的上市计划也因此一再拖延。
这份近日经媒体曝光的凡客上市材料,揭露出凡客“库存门”的冰山一角:截至2011年9月30日,凡客库存达到14.45亿元,几乎是其2011年销售额的一半。而“这14.45亿还是成本价,按销售价要乘以2,其实相当于30亿。”国药控股电子商务项目经理、电子商务观察员鲁振旺说,库存的销售价相当于全年销售额,这是相当惊人的。
轻公司遭遇重库存,遇到同样问题的,不止凡客一家。几乎在同一时间,美特斯·邦威、海澜之家等服装品牌也被曝出库存堆积如山的消息。在中国,几乎所有的服装企业都在受到库存的困扰,但对于凡客这样强调快周转的电商厂家来说,背负如此庞大的库存,不啻于是一场慢性自杀。
库存不在工厂,在公司
“没有的,没有的。你看我们这里哪有积压”。
在位于浙江省平湖市郊新埭镇新兴北路上的平湖市琨梦达制衣有限公司(下称“琨梦达”)办公室里,总经理夏伟杰首先对该厂生产的美特斯·邦威(下称“美邦”)和凡客服装爆仓的传言予以否认。
夏伟杰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琨梦达是美邦的较大的代工厂之一,而凡客的订单“只是少量来单加工的衬衫和羽绒服”。
为了证实传言不实,他为《中国新闻周刊》打开了工厂存放自制服装的仓库,空空如也,只在角落堆着寥寥几箱服装。
“美邦的订单都是做好就运到他们自己的仓库去的,工厂这边没有库存。”夏伟杰打开美特斯·邦威的订单系统,那里显示着琨梦达和美邦之间的订单往来,以一款天蓝色女式衬衫为例,整个3月(截至26日)共发了六单,全部发往美邦的上海仓库,承运方是南京共速达物流公司。
之所以琨梦达会被认为出现了积压、退货和爆仓的现象,是因为他们把工厂的部门仓库出租给了一家名为“蓝色天空”的服装品牌做物流仓库。
和空荡的美邦仓库完全不同,“蓝色天空”这边热闹、繁忙。仓库里摆满了印有“MB SKY”标志的纸箱,停在仓库门口、已经装满纸箱的大型货车正准备出发。
“就算美邦、凡客有库存,也不会在工厂,而是在公司自己的仓库里,就像租用我们仓库的蓝色天空这样。”夏伟杰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在凡客位于上海市松江区松蒸公路1289号大港工业区内的上海仓库,《中国新闻周刊》记者看到了传闻中的库存。但和在平湖看到的蓝色天空仓库不同,这里是非常现代化的仓储物流基地,库存规模也远非江南小镇上服装厂的货仓可比。夏伟杰称,蓝色天空的仓库装满货,价值在上百万元,以此推算,“凡客单个仓库存货过亿”的推测或许并非虚言。
早在2011年,服装行业高库存的苗头就已初现端倪。
3月22日,在2012第七届艾瑞年度高峰会议上,电子商务仓储配送解决方案提供商五洲在线总裁梁凯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去年,我们就曾给一些公司建议,当仓库里库存过高的时候,应该去淘宝的平台上清一清,这样你的仓库里有了地方,还可以给第三方提供仓储的服务。第一是省成本,再一个是把现有的资源最大化地利用起来。”
在准备上市和已经上市的服装企业的财报上均自曝了库存问题。
“库存门”主角之一,海澜之家服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澜之家”),在其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申报稿)3月8日在证监会网站进行了预披露,2009年末、2010年末、2011年末,海澜之家的存货其数量账面价值分别为13.05亿元、16.93亿元、38.63亿元,分别占当年总资产的50.21%、44.41%、56.82%。
这一占比高于同行业的其他一些上市企业。大连大杨创世股份有限公司、福建七匹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末的存货占总资产的比例分别只有11.92%和16.23%。
传闻的另一主角,在深交所上市的美邦2011年第三季度的财报显示,其库存达到25.6亿元,占净资产的近一半。凡客的库存究竟达到多大规模?也许只有等到凡客正式启动IPO的时候,公众才能够看到更为精准的数字。对于凡客、美邦来说,上市之前的这段时间,也是他们处理库存隐患的最后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