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次的决心
在无水无电的厂房里她要干一番事业
詹亚平坚持以诚待顾客,抱着“宁可苦自己,也不能亏顾客”的信念,一点点的感动了顾客,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了解、接受洗涤业,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尝试到“专业洗涤公司”提供的便利。艰难的付出和不懈的努力终于得到市场的认可,越来越多的顾客找上门来与公司洽谈业务,“天天洗涤”一天天壮大起来.
2009年2月,为响应昆明市政府号召,创建环保企业,詹亚平决定将原来设于设于梁家河及马街的中央洗衣工厂迁至昆明安宁市。她耗费血本在安宁开建占地5000平米的新厂房,并计划引进全球最先进的洗涤设备——高效节能全自动隧道式洗衣龙。
有了新厂房、新设备,詹亚平决心在这片新天地里大干一番。但让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投入了大量资金建设好的新工厂因当地不能正常提供水、电、蒸汽导致生产无法运作,这对于一个洗衣工厂来说等同于“灭顶之灾”。
但,没有东西可以阻挡詹亚平的决心。再一次,詹亚平的“死心眼”让她在难关面前撑了下去。新工厂没有蒸汽,就另投资购地新建锅炉房;没有电,就用柴油发电机发电;没有水,就高价到安宁市区拉。在这一过程中,安宁市委市政府给了她很大的支持,她一再强调,安宁市政府在她的创业的过程中给她的这些支持,是她坚持创业下去的重要原因。
打不死的决心
重建新厂房,她将洗涤事业推向全国
可惜,这些措施都阻挡不住生产成本的急剧增加,天天洗涤公司连续两年出现负利润。
眼看着公司这样一天一天亏损下去,放弃新厂房几乎已经是詹亚平不得不面对选择。但她心里为这个决定感到无比的疼痛,她舍不得啊,那几乎投进了她所有的心血和财力。采访中,她一再对记者强调,这是她事业中的滑铁卢,选址的错误,几乎葬送了她所有前程。这些挫折告诫了她,也告诫别的创业者:在决策一个项目之前一定要慎重再慎重,要心思慎密。
根据安宁农信社的意见,詹亚平决定到青龙镇华电发电厂旁新建厂房,那里可以解决她的水电器及排污问题。就在詹亚平再次面对资金周转困难的时候,安宁市妇联主动找到她,给她批了两百万的补息贷款。这对詹亚平和“天天洗涤”来说真是雪中送炭。她说妇联给她的这些支持,她将永生不忘,妇联就像她的娘家人,在她最困难的时候拉了她一把,没有这些支持,她也走不到今天。
2011年年初,詹亚平在安宁市青龙镇采用华电发电厂蒸汽作为热源觅地重新建厂房,5月新的厂房建成,新的设备到位,11月完成最后搬迁,“天天洗涤”在她的坚持下涅槃重生。
如今的“天天洗涤”发展成为在安宁市金方办事处、青龙镇两地总面积达9500平方的独立厂区,年洗涤布草达5万吨、衣服200万套、设备等固定资产投资达3500万元的专业洗涤公司。公司拥有世界最先进自动化程度最高的清洗、烘干、烫平设备,可提供就业岗位350人以上,解决厂区当地200余户居民工作生活问题。
连续7年“天天洗涤”被评为中国“洗涤行业十佳企业”,从不知名的小公司到全国“洗涤行业十佳”,她的付出不仅仅是努力和艰辛,“每个人都可以重头再来,只要还有勇气和决心,关键是在这个过程中你给身边的人带来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