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派出记者,对“昆明十大杰出创业女性”获奖者进行系列采访报道,与网友们分享她们的创业故事。
有句话说:“死心眼的女人最可怕”。而当“死心眼”的詹亚平爱上了创业,一切就变得微妙起来。
现任的昆明天天洗涤有限公司总经理、云南宏丰元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詹亚平,二十多年前,她还当过下岗工人。因为丈夫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开个洗涤公司吧”,她就认准了这个目标,为之奋斗至今。
她曾经跑遍昆明的大街小巷逐家逐户推销洗涤业务,试图开创一个云南之前从未有过的行业;曾经亲眼看着新盖起的厂房化为废墟,不得不咬紧牙关重头来过;创业路上,多少怀疑和压力源源不尽地涌来,都没有压垮这个纤瘦的女子。她的“死心眼”——恒心和毅力造就了今天的事业。
坐在宁静的茶室里,詹亚平向记者说起那些有过沧桑、有过磨砺、有过数不尽得失的创业故事。而一切,还是从她的“死心眼”开始……
第一次的决心
一个弱女子要为云南开创“洗涤行业”
1985年,詹亚平从广州外贸大学毕业,分配到省外贸公司工作,主管服装进出口。工作的便利条件,让身为女性的她走到了时尚的前沿。她把那时的生活形容为“如鱼得水”:“这份工作随时都在与时尚和美接触,碰上开展览会,就穿上自己设计的旗袍,旗袍上的水墨请人用笔画上的,在整个展览会上做一道美丽的风景”。但她爱上并嫁了一个在香港的云南人,不得不离开这份喜爱的工作,“按当时的政策做进出口工作,有海外关系是不方便的,工作和家庭只能选其一”。
1988年,为了家庭,她哭着退职离开外贸公司,成了一名“下岗工人”。之后的5年间她卖过办公室用品,经销过美容设备,还培训过美容师。
直到1993年,那天,她和先生在昆明海鲜街吃饭,一眼看去,整条街上都在晾晒餐厅的桌布,先生说:“开个洗涤公司吧”。一句随口说出的话,她当了真,一台烫平机、三台洗衣机、一台脱水机、十几个平方的车间,詹亚平就这样成立了“昆明天天洗涤公司”。开业之初,公司基本没有什么生意,当时,整个市场没有洗涤的概念,为打开市场,她每天只睡四小时,早上8点和员工一起到宾馆、酒店顾客送货;下午骑着自行车到处洽谈业务;晚上,在洗衣房向请来的师傅学习洗涤技术。
“我要求自己每天下午跑一条街,见到餐厅、招待所、酒店就进去,宣传专业洗衣厂洗涤的便利,并提出了许多优惠条件,可是人家都说自己有洗衣房而不响应,有的还会说:为什么要给你们洗,我们自己洗不要钱……”
市场的不认可,观念的不认同是创业之初的詹亚平面临的最大问题。朋友知道后,都说她傻,做什么不好,偏要去做这没有前途的洗涤业,但她就是那样一个认准了目标就不回头的“死心眼”,她咬牙顶着各种压力和议论,和员工一起扛过了那段最艰苦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