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万宁市人民政府公布万宁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分别是:万宁六连岭红色故事、 “文天祥 · 文天瑞的传说”、兴隆华侨印尼舞、万宁狮舞、琼剧、万城东山功、安坡桩头功、周家庄马仔功、潮港猛虎下山拳、万宁和乐粽子制作技艺、万宁东山烙饼制作技艺、 万宁东澳鹅烹调技艺、兴隆华侨香兰茶制作技艺。为让群众更加深入了解这些非遗项目,万宁旅文将陆续推出系列报道。
琼剧,又称琼州剧、海南戏,是万宁市、海口市、定安县等地方传统戏剧,是闽南语系的传统地方戏剧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不仅是海南岛上的一朵文化之花,更是承载着海南人民的文化情感和历史记忆。
本次推送将深入探讨琼剧的起源、特点、传承现状以及在海南文化中的地位,带您走进琼剧的世界,感受这场文化盛宴的精彩与魅力。
琼剧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是海南岛上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戏曲之一。
清代咸丰年间,万宁琼剧在吸纳外来戏曲艺术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更新,光绪二十三年(1897)前后,军戏、青楼戏衰落,并入琼剧班,形成文武大班的体制,琼剧中分出文戏佬倌和武戏佬倌两大系统。民国时琼剧编演文明戏,变革唱腔,向写实靠拢。新中国成立后,琼剧迎来改革发展的新时期,行当体制精简为生、旦、净、丑、末五大行。
戏曲唱腔以琼剧为主,结合了海南本土的音乐元素,如琼剧的唱腔、音调和节奏等。表演形式主要包括唱、念、做、打、舞等,演员通过唱腔、动作和表情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和形象。剧情通常以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和民间传说为题材,展现了海南岛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色。
万宁琼剧是海南省的一种传统戏剧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它传承了海南岛上的民间艺术传统,融合了万宁等地的地方特色,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表演形式。
剧本:万宁琼剧的剧本多以古代传统戏剧作品为基础,如《红楼梦》、《西游记》等,同时也有根据当地民间故事和历史事件创作的剧本。剧本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历史、神话、传说等各个方面。
表演形式:万宁琼剧以唱、念、做、打为主要表演形式。演员通过唱腔、念白、动作和打斗等方式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和故事的发展。其中,唱腔是琼剧的核心,以其独特的音调和节奏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艺术享受。
服装和化妆:万宁琼剧的演员穿着华丽的戏装,服饰细致精美,色彩鲜艳。演员的妆容也非常重要,通过精心的化妆来突出角色的特点和情感。
音乐伴奏:万宁琼剧的音乐伴奏多以传统的琴、鼓、笛等乐器为主,音乐旋律优美动听,能够与演员的表演相互呼应,增强戏剧的艺术效果。
舞台布景:万宁琼剧的舞台布景以简约为主,注重舞台效果的营造。通过布景、道具和灯光等手段,营造出逼真的场景和氛围,使观众能够更好地融入剧情中。
传承与创新:海南万宁琼剧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也不断进行创新和发展。演员们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演技和艺术水平,使琼剧更加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现如今,琼剧的传承与发展依然面临着重要挑战。如何在市场竞争中保持生存与发展,都是要面临的难题,但同时,这也是一次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
万宁琼剧作为海南的传统戏剧,不仅是海南文化的象征,更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一颗璀璨明珠,地方政府和文化机构设立了关于琼剧传承和演出的文化中心,提供排练场地、培训课程和演出机会,为琼剧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大力支持。这些工具实物和文化场所为万宁琼剧的传承实践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环境,通过保护和传承这些工具实物和文化场所,才能更好地推动琼剧的传承和发展,只有不断创新和发展,琼剧才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芒。
转载自:万宁旅文微信公众号,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