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粽子飘香,古风流长。为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让青少年走进博物馆了解和感受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兰州市博物馆于6月3日端午节当天,联合金塔路小学的师生开展了“我们的节日——品味端午 传承文明”文化研学活动。
校长寄语
活动现场,金塔路小学潘校长对同学们走进博物馆过端午感受国学魅力体验传统文化给予肯定,并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博物馆主办的文化研学活动。讲解员向同学们介绍了端午节的由来、习俗、传说等,并结合兰州当地习俗,重点介绍了吃粽子、挂艾草、戴香包的习俗。博物馆志愿者集体诵读端午诗词,带领同学们体会不同朝代、不同时期的端午风俗,在声声诵读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香包制作环节,认真聆听香包制作步骤之后同学们热情高涨,在讲解员和老师的指导下选取小珠子、彩绳、针线和挂饰等配件后开始动手制作香包。同学们相互帮助,热烈讨论,经过一个小时的不懈努力,精美的香包制作完成,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香包,同学们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讲解端午节民俗
志愿者朗诵
香包缝制结束后,同学们和家长又集体参观了《大河流韵——兰州历史文物展》和《光耀金城 镜鉴千秋 兰州平凉馆藏精品铜镜联展》,通过讲解员对历史文物的讲述来感受兰州历史文化的变迁和延续。
本次活动,同学们重温了端午传统民俗记忆、亲手制作了香包,通过参观历史文物,同学们了解了兰州历史文化,感受了中华传统文明。丰富多彩的活动,深化了同学们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及文化内涵的理解,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