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荡山,地处浙江东南沿海,群峰争雄、悬嶂蔽日、飞瀑凌空,为东瓯主要名胜地。近代以来,虽不同莫干山、江西庐山、福建鼓岭、河南鸡公山那般西方人云集,然亦偶有涉足其间,观水游山。尤其1934年后,浙江公路贯通,西文介绍雁荡山者,时有所见,而闻名前来游览之西方人日益增多。爰就个人所见之狭隘范围,按照民国西方人游历雁荡山时间先后,简略描一轮廓。
费佩德
费佩德夫妇。
费佩德(Robert Ferris Fitch,1873-1954),美国人,父亲费启鸿(George Ferris Fitch,1845-1923)为美国北长老会在华传教士。费佩德出生于上海,十数岁回美,先后入俄亥俄州伍斯特学院、西部神学院学习。及毕业,重回中国,初在宁波一教会学校任校长。1908年,任杭州育英书院教师;1922年,膺任之江大学第三任校长。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收回教育权,下令外国人不得再担任大学校长,遂改任副校长,直至1945年离开中国。费佩德在华五十馀年,足迹几遍历中华诸名山大川,亦曾两次往游雁荡山。其一据1922年12月《教务杂志》(The Chinese Recorder)上费氏《Yen Tang》文,介绍雁荡山极详细,并推荐西方人来游,“在中国这一地区美丽而有趣的地方。尤其是就风景而言,我会毫不犹豫地推荐雁荡。”“这并不是一次艰难的旅行,如果你想看一些与你在中国通常看到的与众不同的东西,这将是一次很好的回报。”文中虽未提及旅行时间,但已不难证明费氏于1922年或1922年前曾至雁荡山一游,且此行摄影多帧,亦可佐证。其二为1934年10月,浙江全省公路网建成,费氏假省公路局有巡行视察任务之机会,随浙江公路局局长朱有卿、副局长吴稚田、工务科科长余伯明等人环浙旅行。14日,由台抵雁,重游山中名胜,晚宿灵岩寺;15日,出山赴乐清、永嘉。1935年,复在《北华捷报及最高法庭与领事馆杂志》(The North China Herald and Supreme Court and Consular Gazette)《字林西报》(The North China Daily News)上发表文字,宣传雁荡山胜景。
赫伯特·克莱伦斯·怀特
怀特兄弟 右为赫伯特·克莱伦斯·怀特。
赫伯特·克莱伦斯·怀特(Herbert Clarence White,1896-1962),美国人,出生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1922年秋来华,因传教需要,与孪生胞弟詹姆斯·亨利·怀特(James Henry White,1896—1954)同入北京一语言学校学习,被民国总统引为座上宾。后至上海,在时兆出版社任艺术总监,并成立怀特兄弟艺术公司,指导、培训中国艺术家。赫伯特在华八年,曾于1925年游历雁荡山,以景物、建筑摄影数帧,后合北京、杭州、曲阜、泰山等地名胜摄影杰作,共三十二帧,辑为《美哉中华》一书。1930年,增加苏州等地名胜摄影作品数帧,易英文出版,一纸文、一纸图,图文对照,精彩绝伦。嗣后,怀特兄弟拣选出雁荡山等中华名胜摄影作品,在美举办展览,影响深远。编辑兼出版人Sam T.Glover认为,“在这次展览中,怀特兄弟所从事的教育工作肯定对中国非常有益,因为它提升了中国的地位并使之崇高。”1937年12月,雁荡山作品经上色,又刊于美国《国家地理》(The National Geographic Magazine)。
毕士敦
观音洞外望。毕士敦 摄
观音峰远眺。毕士敦 摄
剪刀峰。毕士敦 摄
双笋峰。毕士敦 摄
毕士敦(H.H.Bernstein),德国人,上海德国奥伦斯登科伯尔厂厂长。毕氏为民国游雁荡山西方人中熟知度最高者,此皆得益于郁达夫名散文《雁荡山的秋月》记述。1934年10月,毕氏持9868号护照偕同翻译戴章英及司机等数人乘自备汽车来浙游览名胜。23日,抵天台,由天台县公安局派警护同游历天台山风景;27日,续赴雁荡山游览。游雁期间,适逢郁达夫亦来游览,遂同行。游毕,毕士敦以雁荡山秀奇称绝,惊为世界罕见,盛赞道:“雁荡风景,媲美瑞士,天然有以过之,古今中外名人,尚有无法描写之叹。由此以观,世界山岳之奇,风景之佳,莫过于此矣!然雁荡天然风景,虽言远胜瑞士,而游人稀少,不独不能与瑞士比,较诸庐山、西湖,亦瞠乎其后,此皆人力有所未尽也。”诚不虚矣。毕士敦擅摄影,曾以景物摄影数帧,堪称佳构,后附郁达夫《雁荡山的秋月》文,发表于1934年12月15日《良友》第100期,始得以流传,当为名山之幸焉。
雁月飞
雁月飞(R.P.Pierre Lejay,1898-1958),法国人。1922年,入法国巴黎天文台授时部工作。1926年,获数学科学博士学位,并成为天主教神父。同年来华进入上海徐家汇观象台,负责组织观象台经度测量。1930年,膺任观象台台长。雁月飞是便携式重力摆合作发明者之一,这个发明使得地球重力测量产生革命性变化。1933年至1937年,雁月飞在我国施测重力点100馀点,分布于沿海江、浙、闽、粤、鲁、冀各省及皖、赣、晋沿江沿铁路之处,成绩显著。1935年1月,鉴于其贡献,被选为法国科学院通讯院士。1944年,返回法国。据1937年6月2日《浙瓯日报》载,雁月飞同德国驻华使馆参赞文氏随法国驻沪总领事白利翁等十馀人,因慕雁荡山名胜,联袂来游,下榻雁山旅社,勾留一二日后返沪。
司脱史
司脱史,德国人。据《东南日报》载,1934年11月,玉萍路材料借款团德商代表司氏等三人来浙游览,18日,浙江省建设厅厅长曾养甫特偕杭江路副局长侯家源、科员叶蓁等,陪同渡江乘杭江路专车赴金华沿线参观玉萍路建设,在金华游览北山风景后,即换汽车赴丽水、温州一带公路参观;20日,抵雁荡山游览名胜;22日,返省。
顾桑
顾桑。
顾桑(Coursin),法国人。历任法国道路桥梁总工程师、法属殖民地土木工程师、法属马达加斯加工务局局长。1934年12月,受国联委派来华,协助全国经济委员会,发展中国公路、水利等建设,间关赴各地考察公路建设,行程见著报端。1935年1月,与国联秘书罗唐等,由全国经济委员会技正吴华甫陪同赴杭,继由浙江省建设厅厅长曾养甫委派主任工程师陆逸志陪往浙东各公路视察。25日晨,经新天临路、黄乐路而达雁荡山畅览风景,晚宿山中。26日,由雁荡山出发过乐温路,经青丽等路返杭。
贝尔逊
贝尔逊(Charles George Gordon Pearson,?-1948),英国人。1911年来华,初在英美烟草公司任职。1914年6月,由丁恩介绍入中国盐务稽核所,历任山东王官支所助理员、山东分所协理、两淮视察员、淮北分所协理、总所西文秘书、两浙分所协理、稽核总所总视察员兼副稽核、东北特派员、福建盐务管理局副局长、滇盐管理局专员等职。忠勤职守,对华盐政,贡献殊多。据1935年4月《北华捷报及最高法庭与领事馆杂志》上贝氏答读者G.L.C询问雁荡山路线事宜,甚为详细,非亲历者所不能描述,且贝氏时尚在两浙盐务稽核分所协理任上,当可推断先前贝氏曾游历雁荡山。
马多隆
马多隆(E.A.Macdonald),英国人。1905年6月,始入中国海关,历任头等帮办后班、头等帮办前班、负责帮办、副税务司、税务司等职,前后凡三十年。1935年4月20日,就任瓯海关税务司代理税务司,1936年4年29日,以代理税务司(副税务司)离任。据南京图书馆藏马氏清江渡南站留影,其于1936年偕瓯海关监督徐鸿宾等七人尝游雁荡山,途中经清江渡南站留影,以志游踪。影中人皆着厚装,故马氏当于1936年初春游雁荡山。
鲍格莫洛夫
鲍格莫洛夫。
鲍格莫洛夫(A.E.Bormojiob,1890-?),苏联人。1920年始入外交界,历任苏联驻波兰公使、苏联驻德国大使署一等秘书、苏联驻英国大使署参赞。1933年,任苏联驻华大使,为复交后首任驻华大使。1937年代表苏联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王宠惠签订《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和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经济部贸易委员会代表签订苏联对华5000万美元信用贷款,协助中国抗日。1938年离任,仍对中国抗战表示关注和支持。据《东南日报》载,1936年8月20日,鲍格莫洛夫偕使馆秘书鄂山荫(1900—1982,苏联人)由沪过杭,转赴天台、雁荡诸山游览;23日,由丽水抵杭休憩,兼游西湖名胜;25日,鲍氏委派鄂山荫答晤记者,云“大使此次畅游浙东之雁荡、天台诸山,饱览西湖名胜,深为满意与愉快,对贵国地方政府殷殷招待之盛意,尤为感谢。”
傅瑞泽
傅瑞泽(?-1943),英国人,曾任英国驻华大使馆陆军武官、英国军事代表团副团长,少校衔。据洛菲《雁荡山旅行记》载:“然而‘七七’事变初度影响到游客的减少,几次浙东遭劫又间接摧残了这儿的繁华,除了□年六月间英国军事代表团副团长傅瑞泽少校曾来此游览外,几年来的雁山正走上萧条的路。”是文刊于《瓯海青年》创刊号,民国35年(1946)出版,恰年份数字模糊不清,难以辨认。而按英国军事代表团于1941年底始入华合作,1943年春傅氏逝世于浙江仙居。倘若洛菲记述无误,那傅瑞泽只有在1942年6月间游历雁荡山。又据《泽国镇志·大事记》载:“1943年3月6日,英国军事代表团副团长傅瑞泽上校由路桥来泽国参观各机关,翌日晨赴大溪转乐清。”温岭大溪与乐清接壤,而由大溪往乐清县城者,须由陆路经雁荡而达,但此行是否有游山之举,不见记载,暂不做妄言。
此外,据《浙瓯日报》1935年9月11日载,浙江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兼永嘉县长许蟠云偕美领事遨游天台、雁荡二山;又1936年9月25日载,有英籍士女二人来游雁荡山。
编辑:梁琳
审核:叶金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