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这次大会的主题为“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这是联合国首次将“生态文明”作为主题召开的全球性会议,彰显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鲜明的世界意义。
![图片](\upload\old_2021_10\28584610436_0s.jpg)
据介绍,COP15将分两阶段在昆明召开。第一阶段会议于2021年10月11日到15日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将发布“昆明宣言:迈向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呼吁各方要采取行动,响应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号召,遏制生物多样性丧失,增进人类福祉,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二阶段会议将于2022年上半年以线下方式举行,将审议和决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作为COP15大会的重要标志性成果,“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将对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做出规划。
第一阶段会议包括开幕式、闭幕式、5场高级别会议和生态文明论坛等活动。其中,生态文明论坛是COP15大会确定的8个平行活动中唯一一个在大会期间举办的活动,将于10月14日到15日召开,分为开幕式、主题论坛和闭幕式3个环节,邀请了各缔约方、国际组织、金融机构、研究机构、社会组织、商业企业、媒体机构以及中国地方政府等共计1800多名代表,其中线下参会人员规模约1300人,线上参会约500人。
生态文明论坛主题为“同舟共济,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世界”,设置了7大主题,分别是:应对气候变化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生态文明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理念到实践、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生态保护修复、自然资本核算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青藏高原生态文明与生态安全、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论坛将形成研讨成果汇编,为COP15大会和2020后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决策参考和理念、案例、方法、行动的支撑。
开幕式阶段,生态环境部还为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进行了命名表彰。
截至目前,共有来自世界各地的169家媒体、853名记者报名采访COP15。
《生物多样性公约》是一项保护地球生物资源的国际公约,于1993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中国于1992年6月11日签署了这份公约,成为最先签署的国家之一。截至目前,《生物多样性公约》共有196个缔约方,是全球签署国家最多的国际环境公约,每10年设定一揽子目标。缔约方大会则是《公约》的最高议事和决策机制,每两年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