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嘉庆年间,祖籍和平县林寨镇墩头村的陈继昌,随祖父在任上读书,金榜题名,连中三元,被钦点“状元及第”,光宗耀祖!
陈继昌铭记乡梓孕育之恩,特返乡悬挂“状元及第”牌匾,他还刻意多携三块,一赠母舅林寨石江廖屋宗祠;一赠和平县公白镇柯树下陈氏宗亲,第三块赠和平县上陵镇街背陈氏宗亲,千里迢迢为偏僻小山村赠匾,实在让人难求答案。
原来和平县上陵镇街背陈氏祖先与林寨陈姓是同为陈姓名儒陈元坤公之后,衍至第十五世陈有份、陈有任、陈有仁、陈有信这一辈,文化兴起,耕读传家,家业昌隆。
——— 状元陈继昌祖地~~林寨墩头
陈继昌聆听祖辈讲述乡中故事,感于宗叔云明公后辈在上陵坡隔里小山村莲开奕叶,凭着“勤俭和忍”、“崇文重教”、“诚人做人”铸成望族。他遵祖父陈宏谋之嘱,专程为坡隔里陈氏宗人赠匾,崇为最高荣耀,百世沾福,扬名乡里。
陈继昌高中状元后,授职翰林院修撰,后历任陕西、甘肃、顺天等乡试典试官;江西按察使、山西布政使、直隶布政使、甘肃布政使、江宁布政使、江苏巡抚等职。
坡隔里陈氏宗人视《状元及第》牌匾为至宝,牌匾高74公分、宽42公分,牌匾正中上方有:钦点,中为:状元及第,上首:嘉庆庚辰科,下方:陈继昌立。四边刻有蟠龙腾云镂雕图案,牌匾高悬祖厅供人瞻仰,满堂生辉。
——当年藏匾之处
文化革命期间,很多地方有文物旧牌匾被抄走烧毁,坡隔里陈氏宗人捷足为快,偷偷地将牌匾藏于祠堂上房梁架上,掩人耳目,得以保存,后林寨古村打造,有陈xx宗亲上去借来复制,谁知遭2005年水灾,竟将原物被水冲走,成为千古憾事,幸复制品己制好留存于世。
上陵坡隔里老地名早已改为上陵街背,乡村振兴在这古村大有动作,上陵镇将休闲公园落户此地,环村步道花团锦簇,这里骤时成为人间仙境,
上陵街背陈氏宗亲顺应潮流,将云明公祠修揖一新,富丽堂皇,在山色拥簇下,风景如画,村民准备将宗祠添加文化版块,打造传统文化教育基地,让宗祠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成为学习平台。
林寨古村宗亲获悉这一文化信息,特意按原版复制《状元及第》牌匾,策划疫情过后,适时以林寨古村“状元及第”盛典仪式,恭送《状元及第》牌匾到上陵衙前“云明公祠”,
让《状元及第》盛典,以彰文风,以显文渊,以昭文德!
———赣粤两省三地始祖陈元坤公圣像
上陵坡隔里宗亲让我帮他们策划“传统文化展馆”,将元坤公圣像奉于大堂,
————设计样板
我为他们拟撰宗祠大门匾额:颍川堂;门联:坡隔开奕叶,衙前壮文澜。
————设计样板
我还为祖牌设计版面,为神龛匾额建议书题:祖德流芳,神龛对联让他们二择一:一、“宗功垂福泽,祖德衍家声”。二、“颍川源流远,义门世泽长”。
既是兄弟孙叔的事情,我只能厚着脸滥竽充数。
———陈云明公世系
九世祖陈云明公于明朝天启年间(1623年),从和平富联老屋迁此地立基,已繁衍至第二十六世,四百年的时间,从祖公1人十祖婆1人二儿子3人的方法计算,如今己是200多人,其中有宗亲外迁不计此内。
———街背陈氏宗贤
云明公裔历世信守家训,铭记祖德,奋发图强,勤俭和忍,世业维新,文化兴起,为宗族争光!可喜可贺!广褒颂扬!
———街背陈氏理事会成员
宗亲团结兴伟业,
流水生财是众愿!
报料联系电话/微信 18902777488 阿天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