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
在李开复的价值观中,创业者本人比项目更重要——因为他认为,事情是由人来做的,成败之间人的因素占了大头。即便只有三个人,都很靠谱,技术也过硬,哪怕只在最初阶段,创新工场也会投资。
李开复1998年加盟微软公司,2005年加入Google(谷歌)公司,并担任Google(谷歌)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一职。2009年9月宣布离职并创办创新工场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从自己的idea产生项目到逐渐引入外部项目,从“孵化+投资”到向投资倾斜,成立三年来,李开复的创新工场一直都在根据市场变化作出调整。
满屋的电脑,太容易贬值;新鲜的点子,也许只是昙花一现;资金,则是这个世界上最难找却又最廉价的资源……一位知名风投曾不屑一顾地说,老子比李开复更有钱。
李开复用了两年多让创新工场快速积累了47个项目,工友数字从他自己和王肇辉两人增长到2000人,办公室搬了两回,从清华科技园到第三极书局,再到鼎好大厦,面积从500平方米到1740平方米,再到现在的7000平方米,扩大了四倍。
创新工场诞生两年来,不少孵化器开始学着增加投资功能,而不少VC也开始引入孵化功能,类似的“孵化+投资”模式越来越得到行业的认可,各地也开始出现类似的早期投资机构。
人脉!
李开复正在经营的是一家典型的轻公司,最宝贵的资产是那些创业者的人脉和投资人的信心——这是一种很难被复制的高端人才架构。
事实上,就在创新工场用两年时间打造出一条创业公司“流水线”时,也织就了一张无可替代的人脉网:无论上游的明星投资人网络,还是平行的高端产业链人脉,以及投资的一批精英创业者,还有一系列高端培训师,甚至工场平台上的高管们,都是行业里不可多得的一批资深人才。创新工场最核心的资产,其实就是那些闻名而来、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下一个
马化腾、
李彦宏的二次创业者——创新工场更喜欢那些有行业经验的牛人。
例如豌豆荚的CEO周利民曾是百度首席架构师;Doodle的CEO
王晔曾是谷歌总裁助理;友盟创始人蒋凡也来自谷歌中国;心游CEO湛振阳曾是金山游戏COO;应用汇CEO罗川则先后服务于MSN 中国和Myspace中国,并任后者CEO;点心CEO张磊曾是百度移动技术负责人;拨号精灵的创始人简晶曾是联众游戏的联合创始人;点点网CEO许朝军曾任人人网副总裁;安全宝CEO马杰曾担任瑞星杀毒的CTO……与此同时,两年来李开复更注重的是投资团队的扩充。
创新工场投资团队中的合伙人汪华毕业于斯坦福,曾是Google中国战略发展总监;创新工场首席运营官也是曾经Google 中国的COO陶宁,毕业于耶鲁大学;首席架构师则是12岁开始编程、阿里巴巴旗下支付宝前架构师蔡学镛;人力资源副总裁许红梅曾多年供职于IBM和北电网络这样的知名公司;法务总监则是曾任著名律所大成合伙人的林莺……就连创新工场的投资人俄罗斯DST公司CEO Yuri Milner(尤里·米尔纳)也不得不承认,创新工场基金是中国“最顶尖的早期投资基金”。
豪华的投资人名单里,你不仅可以看到硅谷教父Ron Conway,也可以看到柳传志、
俞敏洪、
郭台铭的影子,而硅谷银行SVB、IDG、红杉资本、贝塔斯曼、摩托罗拉等著名机构也都牵手创新工场。
本站支持键盘左右键(← →)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