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让人眼羡的传统小吃大盘点
2011-12-29 11:24:07
访问量:2896249
街头小食是香港常见的地道美食,方便又节省时间,价钱便宜,鲜热味美;一档档小贩档摊,卖的是一串串鱼蛋、煎酿三宝、鸡蛋仔、砵仔糕、碗仔翅等,有卤味、油炸的、有甜的、有咸的。无论白领一族或穿校服一族,都是街头小食的常客,极受大家欢迎。
1、砵仔糕
传统的砵仔糕是以台山的瓦砵仔制作的一种糯米糕点,现在在香港街头所见的大多是用小瓷碗制作,呈半圆形,用足签串着,吃起来爽口滑溜,别具老式香港小食情怀。
原料:
粘米粉半斤,黄砂糖半斤,清水2杯,红豆适量。
做法:
1、洗净红豆后煮至软身。用清水煮溶糖,待冻备用。将已冻之糖水加入粘米粉中搅成稀浆。
2、煮滚余下之清水,慢慢撞入稀浆中搅匀,边倒边搅。然后倒入小碗中,再加入适量红豆。放入蒸笼上,以猛火大滚水蒸20分钟。蒸熟后,即可食用。
2、碗仔翅
“碗仔翅”盛行于八十年代的庙街,当时贫富差距较远,街边小贩以碎肉、香菇丝及酱油等材料做成像鱼翅羹的碗仔翅,这是当时一般平民满足口腹之欲的方法之一。
原料:
上汤1公升,鸡胸肉100克,粉丝30克浸软、切段,冬菇几片约20克浸软、去蒂、切丝,鸡蛋1只。
调味料 - 匀芡:马蹄粉2大匙、水4大匙;调味:老抽1大匙、油少许。
做法:
1、将鸡胸蒸熟,切丝。
2、煮滚上汤,加肉丝、粉丝、冬菇、鸡蛋。
3、匀芡,加老抽、油,搅匀,即成。
3、鸡蛋仔
还未到达小贩摊档,远远已嗅到鸡蛋仔的香味,而且它的外观也十分吸引,每粒鸡蛋仔都是金黄色,而他最独特的地方是它半边空心半边实心,因此吃下去时松脆可口,特别有口感。
原料:
面粉100克,生粉25克,发粉1茶匙,鸡蛋2只,砂糖100克,淡奶60毫升,水125毫升。
做法:
1、将面粉、生粉及发粉筛匀待用。用木匙将鸡蛋及砂糖拌匀,逐少加入淡奶及水,拌匀后分次加入粉料中,不停搅拌成稀面浆,不可起粒。
2、将鸡蛋仔模型底面两面烧热,在鸡蛋仔模型上扫一层油,然后注入粉浆至八分满。将模夹紧,反转用中火底面各烧1-2分钟至鸡仔离模及熟透,用叉挑出。趁热食。
4、麦芽糖饼
麦芽糖饼是一种简单易造的怀旧小食,甜甜的麦芽糖加上咸咸的梳打饼已令人回味无穷。
原料:
麦芽糖、梳打饼适量,竹筷子数根。
做法:
1、准备两块梳打饼。
2、用竹筷子卷起适量麦芽糖,将两块梳打饼合上麦芽糖,即可食用。
5、糯米糍
糯米糍又名“中山豆捞”,因其有“捞起捞起”的意头。糯米糍入口时热烘烘的,软韧又香口,口感十足,是街头美味小食之一。
原料:
油2汤匙,热水230克,炖面2汤匙,糯米粉230克,花生粒、椰茸适量。
做法:
1、糯米粉、炖面混合筛于大碗内,中间开穴,把油和一半热水倒进穴内,再慢慢的搓在一起。
2、余下的热水分数次加进粉团,其间不断的搓揉,直至成一面团。将面团分开数小份,用手轻轻地压扁,再搓合成球形状。
3、于碟上扫上一层薄油,把搓好的糯米兹排在上面,放在热水内隔水蒸约12分钟。蒸好后趁热将糯米兹滚上花生粒和椰茸。趁热食。
6、大菜糕
晶莹剔透的大菜蛋是人见人爱的香港小食,尢其在夏天,吃吃冰凉的大菜糕﹐由喉咙凉到入心﹐才叫人真正舒畅。
原料:
大菜15克,水750毫升,糖100克,鸡蛋3只,塑料蛋壳数个。
做法:
1、大菜洗净剪碎。用沸水煮溶大菜时,边搅拌边加入糖。
2、将鸡蛋打匀后倒入大菜溶液中成蛋花。待大菜溶液稍冷却后,用塑料蛋壳盛载大菜溶液并置于雪柜中冷冻至凝结。
3、数小时后取出剥去塑料蛋壳即可食用。
7、煎酿三宝
卖五元三件任配搭的“煎酿三宝”是香港极受欢迎的街头小食之一,“煎酿三宝”就是在一堆的鱼丸、酿青椒、茄子、豆腐等食物中任选三款,自由配搭,是街头小食必吃之选。
原料:
鲮鱼肉250克,马蹄2粒,虾米1汤匙,青椒 2个,茄子1条,豆腐一砖。
做法: 1、虾米浸软切碎粒,马蹄切碎粒。鲮鱼肉剁碎及搅至起胶,再拌入虾米粒和马蹄粒,并以盐、糖各1/8茶匙,生抽1/2茶匙,胡椒粉少许,水1茶匙调味。
2、将青椒、茄子和豆腐切件,并把鱼胶嵌进。
3、用高火煮滚油,把嵌满鱼肉的青椒、茄子和豆腐炸约5分钟至金黄色即可。
如何感知一个陌生的地方?有人说,吃是最好的方式。在吃尽当地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当地的历史和文化,而夜市里的小吃则更亲切更具特色。于是在许多地方,夜市经济成为当地独具特色的“城市名片”。就比如:台湾
吃,是台湾的一大主角,观光客到台湾的主要旅游景点排名,第一名就是夜市。无论台北、台中、高雄,从北部到南部,台湾每个城市几乎都有红火的夜市,不管时间多晚,都能在夜市上找到可口的食物,甚至还能买到当今世界最流行的东西。
蚵仔煎、蚵仔面线、臭豆腐、炒米粉、大饼包小饼、万峦猪脚、大肠蚵仔面线、甜不辣、台南担仔面、润饼、烧仙草、鱼丸汤、筒仔米糕、花枝羹、东山鸭头、肉圆、卤肉饭、鸡肉饭……皆是台湾风味独特的小吃名食,价位便宜又好吃,并且可以吃出人文特色。
此外,夜市也是台湾饮食的特殊文化,每个夜市充斥着琳琅满目的特产与小吃美食,各有不同的特色与风味。透过地方小吃,游客可以更认识地方特产、文化与人文典故,它集合了浓郁的地方特色与地道的乡土原味,可以说是台湾文化的缩影。很多人都是跟着摊位小吃一起长大的……小吃摊的结市效应带动了民生消费商品的进驻,有吃又有得玩便成了夜市最大特色,周边聚集了许多服饰店、鞋店、百货公司、地摊,以及各类餐饮,不仅带动了该区的发展,更因规模的逐渐扩大而形成“观光夜市”,是外国友人认识台湾文化的最佳场所。
游台湾,一定要好好体验一把“夜市文化”。
一、最平民:士林夜市
地点:台北士林区剑潭路、基河路、大东路、文林路
交通:坐捷运在剑潭站下车
在台湾众多夜市中,台北的士林夜市无论从知名度、规模以及特色等方面都数第一,在这里你可以找到台湾的一些现存或已消失的夜市的影子。
士林夜市可分为两大部分:慈诚宫对面的市场小吃和以阳明戏院为中心,包括安平街、大东路、文林路围成的区域。那里是年轻人的天堂,是流行衣服和首饰最多的夜市。
每当华灯亮起,士林夜市即步入繁华。鸡排、大香肠、大饼包小饼、广东粥、蚵仔煎、生煎包等最为出名,家传三代的吉利红烧鳗羹、呛辣有劲的忠诚号生炒三鲜、豪大大鸡排、铁板烧等都是士林夜市出了名的美味。夜市的价格也比一般的商店便宜许多。
美食推荐:
蚵仔煎:因台湾偶像剧《转角遇见爱》,更多人认识了蚵仔煎。这是台湾夜市里相当普遍的一道小吃,新鲜的蚵仔是这道美味的重要元素,将蚵仔淋上调和太白粉与地瓜粉的粉浆,加上蛋、青菜下平底锅以大火油煎,冬天搭配茼蒿、夏天搭配小白菜,并以能提香味的猪油来煎出美味的蚵仔煎,吃时再淋上以味噌、西红柿酱、辣椒、酱油等熬成的酱汁即可。食用时再淋上特调的酸甜酱汁,甜中带咸、咸中带辣的缤纷滋味令人垂涎。
生炒花枝:士林夜市最推荐的小吃。这道小吃以新鲜的花枝和笋片、红萝卜一起快炒后,勾芡成羹汤,再加醋和糖调味;汤头尝起来咸中略带酸甜,花枝和笋片则格外鲜嫩爽口。
冰馆:最推荐芒果冰,还有青蛙下蛋。所谓“青蛙下蛋”就是粉圆加糖水或者再加一些奶精饮用,因粉圆煮熟之后,中心会呈现白白的一点,形状极像蝌蚪,故将这种独特的甜点定名为“青蛙下蛋”。
阿宗米线:一群人站着吃阿宗米线是台湾一景。小小一碗看似貌不惊人的阿宗米线,却是夜市里不可或缺的小吃美食,好吃与否的关键在于蚵仔的新鲜度和面线的Q劲。利用面线不易烂的特性加高汤煮后再勾芡,放入已汆烫过的新鲜蚵仔和卤过的大肠,食用时淋上乌醋、特调酱料等,最后撒些香菜提味便可尽情享用。
阿给老店:“阿给”是日文“阿布拉给”的简称,意即油豆腐。是将方形的油豆腐掏空,塞入浸泡过肉燥卤汁的粉丝,再以鱼酱封口蒸熟。热腾腾的阿给淋上特制的甜辣酱汁,搭配鲜豆浆或鱼丸汤吃,十分可口。
二、人最多:逢甲夜市
地点:台中文华路逢甲大学
交通:从台北搭乘火车至台中火车站转乘往逢甲夜市公车;搭乘客运公交可在台中朝马站下车。
在台湾,逢甲夜市号称人气最旺、小吃最多,且是多种小吃的发源地。据说,这个夜市每天约有3万人次,假日则超过10万人次。假日逢甲夜市可以用万人空巷来形容,因为沿街诱惑的美食太多了,游客走走停停、四处观望,几乎把整个逢甲夜市挤得水泄不通!来逢甲夜市几乎就是吃、吃、吃,排队、排队、排队,要尝到人气美食小吃,总是要不断的排队等候,逢甲夜市特色小吃号称全台第一,也是海外观光客人到台中必到的夜市。逢甲夜市还有很多创新有趣的小吃,如章鱼小丸子、蜂蜜柠檬芦荟、可丽饼、胡椒饼及懒人虾等,都是发源于此,创新口味层出不穷。
美食推荐:
大肠包小肠:逢甲夜市人气第一名的摊位,应该首推位于逢甲路20巷巷口“官芝霖大肠包小肠”。所谓大肠就是糯米肠,小肠是指香肠,将糯米肠切开后,加入香又多汁还带点肥的黑猪肉香肠,搭配好吃的小黄瓜、菜脯蛋、花生粉,,可以降低油腻感。在装大肠包小肠的纸袋设计上,只要将纸带撕开,拿出里面的塑料膜,转着吃,就可以免粘手,方便一边逛街一边享用。而一份40元台币也不算贵,让饕客们爱不释手。
免剥壳烤虾:选用比较幼小的白虾,烤的过程中只要洒点盐粉,咬入口中,虾子的鲜与肉质的甜,让人回味无穷!加上幼小虾子的壳较嫩,烤过酥脆后可以不用剥壳,便能直接咬碎吞入口中,方便又好吃。
一口煎饺:大小刚好可以一口丢进嘴里,分量很适合胃口不大的女生。建议一定要加酱油膏和辣椒酱,才够香!
可丽饼:以料多、口味多样化著称,它的饼皮还可以要求要脆脆的或是软软的,很贴心,很多台湾媒体都有专程来报道过,也是必吃食物之一。
三、最特色:六合夜市
地点:高雄市前金区六合二路
交通:六合夜市距高雄火车站约十几分钟路程,沿中山路直行右转至六合路即可到达。
“不到六合夜市就不算真正到过高雄”想要了解高雄普通市民的悠闲生活,六合夜市是最好的去处。
六合夜市是高雄市最富盛名的夜市,夜市海鲜类尤其突出贝类,是台湾最著名的美食,如西施舌、炒九孔等,味鲜美,令人垂涎欲滴。还有各式各样的乡土小吃,如用陶土制的蒸米糕,用浓油赤酱的卤猪脚,用炭火现烤的牛排、鸡杂、蔬菜,台湾南部著名小吃“度小月担仔面,”历史悠久的老牌花生粽等。
六合夜市的格局有点像香港庙街,两旁是摊档,每到傍晚,六合夜市成列的小吃摊云集,两排近两百个摊位,小吃种类之多,令人目不暇接。高雄特色木瓜牛奶及盐蒸虾更是不可错过的美味。盐蒸虾、木瓜牛奶、筒仔米糕、臭豆腐、海鲜粥、十全药炖排骨、担仔面等算是高雄市的招牌特色。
六合夜市诸如衣服摊、杂货摊等并不多见,除了小吃,最多的是牛排店,大大小小有十多家,主要卖点是平价、家庭式的牛排套餐。此外,六合夜市还有许多风格独特的摊位,如土耳其人卖着土耳其冰激凌、墨西哥人卖着墨西哥脆饼,还有日本人、印尼人也来此地摆摊卖饰品,十分特别!
担仔面:首推这里的担仔面,最大特色在于它的肉臊,再加上一只味道鲜美的虾子,虽然就这么小小一碗,但风味独特,回味无穷。外加个卤蛋,也只要30元新台币。
海鲜粥:汤清料实在,最重要的是海产新鲜,以大骨、柴鱼熬成高汤,再搭配花枝、鲜蚵、鲜虾、文蛤等材料,已经出名20多年,平常1天就能卖2000多碗。
筒仔米糕:常见于台湾各地的糯米类小吃,与油饭类似,却是在瓷瓶、竹筒或铁罐中炊煮而成,香喷喷的糯米上,淋有肉香四溢的特制作料,口味浓郁,是许多老饕的最爱。
四、饶河街夜市
交通:纵贯线松山车站八德路出口即是。
饶河街夜市位於松山区八德路四段及抚远街间的饶河街,邻近慈佑宫,附近有松山农会、消防队及松山火车站,全长600公尺,营业时间从17时至24时,是台北市区少数几个大型观光夜市之一。
饶河街与松山车站一带旧称锡口,因基隆河水深,使本区得舟楫之便,而成为基隆、宜兰货物运至台北城之转运站,当时商贾云集、舟船辐辏,极一时之盛,故使本区有「小苏州」之称。后因港岸河水淤樍,停泊船只渐少,再加上八德路拓宽后,饶河街成为次要道路,商业活动大减。政府为了改善当地商家生计,遂於民国76年成立观光夜市。到现在己经是外国观光客夜晚必来体验台湾小吃的重要地点。
五、基隆庙口
基隆庙口小吃无疑是基隆市知名度最高的全国性景点。基隆庙口的“庙”指的是奠济宫,奉祀主神为开漳 ,圣王陈原光。由于奠济宫位于基隆港直入之处,早年即是商业繁荣之处,这里汇集了各地小吃,不仅有台式小吃、各省美食,因地利而引进的西式美味,也琳琅满目充斥于美食街里,呈现中西并陈的小吃风貌。
来到基隆庙口,邢记金鼎边趖可说是最具代表性的小吃之一,70年的传承,将福州的传统米食料理在台湾发扬光大。基隆庙口第二代表小吃就是已有50年历史的天妇罗,以新鲜的鲨鱼背肉打成鱼浆来制作,特别香酥可口。而已有百年历史的李鹄饼店,从第一代的绿豆沙饼、第二代的咖哩酥,到现在第三代的凤梨酥,每一代的代表产品都名闻全台,小店更常挤满客人。此外,有25年的沈记泡泡冰更是到基隆庙口不可不尝的冰品。
交通:
铁路:在台铁基隆站出站后往右手边的国光客运车站,上天桥后沿着港边的忠一路步行约10分。
国道客运:在忠一路的客运总终点站下车后,延著忠一路步行约10分,经过东岸广场(和平广场)后,行进至爱三路人行地下道。
自行开车:进入市区后,可停在东岸广场地下停车场或信二路立体停车场。(有路牌指示)东岸广场停车场和爱三路人行地下道有互通。
入口动线:忠一路或东岸停车场方向:行进至爱三路人行地下道(道内有出入口指示),从爱三路仁二路口(路口有一家麦当劳)沿着爱三路走至下一个路口(爱三路仁三路口),即可见到行人徒步区(小吃摊贩区)的入口牌楼。如从爱三路仁二路口继续走也可进入。
信二路停车场方向:往田寮河方向行进,经过义二路形象商圈及金鸡桥(桥头堡为鸡头雕饰)后,直接进入爱四路的夜市区。
贴士:
价格:大排档夜市食物多在30~50元新台币左右(相当于人民币7~12元左右)。
提醒:夜市卫生状况良好,但餐巾纸最好自带,且夜市通常没有桌子,都是打包带走的。夜市的小吃好吃,分量也很足,如果一个人吃,吃一两样就够了。所以,逛夜市一定得约上几个人,每样小吃都分着尝点才更有味。
华西街夜市
台湾最著名的观光夜市,吸引不少中外人士前来观光,有名的小吃包括蛇肉与蛇酒、鼎边趖、碗粿、鳖肉、海鲜等。
地址:台北市西园路与环河南路之间
景美夜市
多数摊贩、店面都集中在已有30年以上历史的景美街,有许多五金百货、录音带、衣服、饰品等店家。另外,景美新街有「景美公有市场」,有各式饮食类摊子、店。
地址:台北市景美街
辽宁夜市
著名的小吃有鹅肉、海鲜、筒仔米糕、沙威玛、蚵仔煎、卤味等,此外,辽宁街外围巷道内也开设许多具特色的咖啡馆与餐饮店,因此这一带区域享有「咖啡街」之称。
地址:台北市长安东路与中兴高中之间
兴南夜市
路面相当宽广,店家排列十分整齐。主要特色是有许多家刨冰店,并有多家杂货用品百货,价格便宜而种类繁多。
地址:台北县中和市信义街、景新路410巷共同组成
新庄夜市
以香菇赤肉羹、红豆饼、肉圆、鸡蛋糕、蚵仔面线、虾仁羹最脍炙人口。街巷之中隐藏百年历史推衍的轨迹,例如古迹,及打铁店、豆腐工厂、老字号饼铺等百年老店。
地址:台北县新庄市新庄国中后、新庄路上
南雅夜市
入口有个超过30年的牌楼,每个摊位均有固定位置,排列整齐;大多是小吃摊位,只有少数服饰店与杂货用品店。
地址:台北县板桥市南雅东路内
新明夜市
设摊几乎是老字号,可品尝到各式小吃及全省著名名产,五金百货、生活日用品、港韩服饰、鞋、帽、袜等应有尽有。
地址:桃园线中坜市中央西路、民权路之间的新明路
城隍庙夜市
城隍庙内老字号小摊大多将近50年历史,小吃包括新竹肉圆、贡丸、润饼、肉燥饭、鱿鱼羹、米粉、及牛舌饼等。
地址:新竹城隍庙与法莲寺广场前的小吃聚集地
中华夜市
小吃集合南北口味,有台湾小点心、台中肉圆、润饼、当归鸭、蚵仔煎、炒花枝、肉羹、米 糕、新加坡肉骨茶等。
地址:台中市公园路与民路一带的中华路上
东海别墅夜市
店家大多是固定的,以供应餐饮为主,其次是服饰等生活用品店。以中港路和东海别墅相隔的国际街中有条艺术街坊,多是具特色的店家,例如古董、茶坊及咖啡店。
地址:最热闹的地段为台中市东园巷、新兴路交叉处
鹿港小吃
小吃包括鲟、鳗、蚵仔、虾猴、花跳、蛤蜊、沙虾及西施舌等海鲜。茶点则有凤眼糕、猪油荖、牛舌饼、口酥饼、花生糖、面粿等,其中玉珍齌饼铺从清朝乾隆时期即享誉全台。
地址:彰化县鹿港
文化夜市
聚集千家以上的摊贩,有各式各样熟食小吃,尤以喷水鸡肉饭、郭景成粿仔汤和冬菜虾仁蛋黄三样最出名。
地址:嘉义市中山路喷水圆环延伸到垂杨路
台南小北街夜市
干净整齐,每一摊位各有编号,小吃口味繁多,包括海鲜、棺材板、鼎边锉、鳝鱼意面、红烧旗鱼、肉羹、臭豆腐。
地址:台南市西门路与临安路交接口
新兴夜市
小吃摊众多,服饰、鞋店更是栉比鳞次。许多摊位已有20以上历史,如老李排骨汤、沙茶羊肉、北港香菇肉羹等。
地址:高雄市南华路
民族路夜市
有七十年以上历史,是饕客天堂,小吃包括土魠羹、香菇肉羹、屏东肉圆、爱玉冰、肉粽、冷冻芋等。
地址:屏东市民族路上、复兴路桥下
罗东夜市
地道小吃包括咸米苔目、熏鸭、肉羹、龙凤腿、豆腐卷、米粉羹、海鲜、粉肠、油豆腐包香肠、蚵仔煎等。
地址:宜兰县罗东镇中心、中山公园四周。
如果有机会去旅游,一定要尝一下这些美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