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不是进口商品价高的主要因素
林江表示,降低关税是长期过程。化妆品奶粉等只是第一步,之后再拓宽到其他消费领域。另外,由于预期降低,消费者更多会选择国内购买,这也缓解了海关稽查个人代购过境的行政成本。
事实上,降低关税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个阶段必然的现象。据了解,我国在10年前加入W TO后,关税下降是大趋势。据统计,2010年 中 国进 口 关 税 总 水 平 降至9.8%,并进一步降低了部分原材料以及最终消费品进口关税,并进一步实施进口便利化,进一步加强了海关通关、检验检疫、贸易融资等服务;扩大最不发达国家的零关税待遇;开展贸易促进活动等。
林江认为,降低产品进口环节关税对国家经济长期发展十分重要,但要分商品分阶段,国税总局此举的意图是抑制奢侈品,扩大内需。下调化妆品的消费税具有代表性,化妆品消费量大,下降税率之后让很多曾经是奢侈品的化妆品变成像普通商品一样供消费者选购,内需就扩大了。一是可以缓解目前的代购风潮,二是形成合理的政策预期,降低消费者境外购物代购期望。
记者了解到,同样的产品,甚至是“中国制造”的产品国内比国外贵这种“合理现象”非常普遍。不过这其中,进口关税或许并不是最为重要的因素。记者了解到,按照WTO的规则,中国入世后关税是在逐年下降,但关税下降的实惠并没有真正到百姓手中。
我国著名WTO法律专家、北京浩天信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江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关税传导到消费品终端价格的影响并不明显,中国关税的整体水平从加入世贸组织前的14.7%下调到今年的9.8%,下调了5个点的税率。中国的进口税率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已经处于较低的水平。他认为,国内目前很多产品价格偏高,最重要的原因仍然在于国内消费市场本身的流通环节成本过高。
据了解,目前我国进口产品进入流通环节要收取17%的增值税,而国内流通环节的中间费用过高已经不是一个新闻,国内零售商已经习惯于向供货商收取名目繁多的进店费、上架费、节庆费等通路费用。“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费用最终都体现在产品的标价上并由消费者来“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