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购,是2010年的生活消费新宠。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团”不到的。就在这轰轰烈烈的“百‘团’大战”中,旅游市场上也出现了“团旅游”代替旅行社“组团游”的新动向。这种方式在影响旅行者消费习惯的同时,也造成了旅游市场新乱象。
游客希望,团购游乱象再也不要“无王管”。(图/CFP)
旅游团购在给力的价格背后,隐藏着种种“猫腻”。对于线下的旅游业务,各官方机构可以展开联合执法,可是对于在线旅游及团购旅游,却存在着监管空白地带。此次省旅游局质监所和本报、大洋网一同暗访,也表达了一个信号:团购游乱象再也不会“无王管”!政府主管部门将逐步加强调查,加以整治。(文/记者罗 磊)
现状
鱼龙混杂始于去年下半年
从2010年1月开始,模仿美国Groupon模式建立的首家团购网在中国诞生后,网络团购业就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旅游团购的蔚然成风始于2010年下半年,到现在已经形成了以驴妈妈旅游网、团程网、搜狐爱家团、旅游团等几家知名的旅游团购网站,除此之外的一些模仿、跟进、复制的小网站也纷纷涉足旅游团购,有的甚至对旅游市场的基本规则都不清楚。
网络旅游团购最开始时从酒店尤其是经济型酒店或低星级酒店开始的,自后陆续有一些自由行产品推出,但这种自由行多数一般仅包含住宿加景点门票。这样操作风险比较小,不涉及导游服务及交通安全,而且景点门票本来就有团队优惠,网站只不过是把这些团队票拆开卖了。在完整的旅游线路推出之后,多数网站还是主打短线游。
乱象环生缺乏保障
据预估旅游产品只占目前网络团购产品的3成左右,虽然数量并非最多,但存在着许多乱象。最大的问题是团购产品的提供者资质成疑,尤其是旅行团线路更是难以认证其品质,黑社、黑导、零负团费旅行团遍布网络,安全、服务没有保障,容易导致旅游纠纷。而低廉的价格是团购网站吸引人的手段,但很多旅游团购活动中还有其他隐形消费或附加额外消费,这些并不会在网络团购时申明,不仅导致团购并不真正实惠,必然引发游客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