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日报4月19日报道 “十二五”期间,国内汽车市场的发展目标是什么,每年到底能生产多少车,各个厂家是如何规划的?在去年举行的车企“十二五”规划座谈会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介绍称,根据各家主要车企的产销规划,综合来看到2015年我国汽车产能将达2300万~3100万辆,几年内还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去年我国汽车销量就已达到1800万辆,超过美国历史最高水平,在这一历史时刻审视“十二五”规划,除了“量”外,业界其实更要在“质”上找到发展方向。
“十二五”的高要求
按照“十二五”关于汽车产业规划的描述,总体目标是要努力实现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的转变。汽车行业要强化整车研发能力,实现关键零部件技术自主化,提高节能、环保和安全技术水平。如按这些标准来衡量,车企可能离达标还甚远。
在未来5年,量已不是这个行业的关键,质才是根本。而习惯于外延式扩张的中国汽车企业,一旦速度不能保障,那么很多问题都会暴露,比如企业运营效率、市场营销手段、产品研发能力、塑造品牌的能力甚至质量把控能力。从宏观层面看,“十二五”汽车产业政策即便不收紧,也不会像“十一五”那样鼓励“大干快上”。
不过,对于“十二五”的发展状况,业界普遍持乐观态度。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助理秘书长杜芳慈是用“需求”来说话的,“人均月收入在1000美元以上后,就是汽车迅速进入家庭的时代,我们已经过了这个槛儿了,我国有3亿多个家庭,像美国,每个家庭大概都有1辆车,它大概保有2亿辆车,我们如果保有2亿辆车,大概才是2/3的家庭有车。我认为还会发展下去。从诸多现象来看,乘用车产能增速低于需求增速。”杜芳慈表示。
除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持“看多”的观点外,主机厂也是如此。上海汽车(600104.SH)总裁陈虹此前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对于中国汽车企业来讲,现在应该是幸逢其时,这对上汽本身的发展是一个非常大的推动。上汽已开始在考虑怎么做到年销量400万辆,300万辆已不再是门槛了。”
陈虹强调,由于中国目前千人拥有汽车数量仅52辆,还不到全球人均水平的一半,接下来肯定会有一个快速增长的阶段。
汽车业资深分析师贾新光也表示,我国汽车向普通家庭普及的阶段才刚刚开始,这一进程会快速展开,但对汽车普及后产生的相关问题要有所准备,关键的是要在安全、环保、节能上下工夫,这样才能保证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
自主的春天?
从去年的情况看,主流乘用车企业产能利用率达到历史较高水平,已经接近或达到饱和。数据显示,去年1~8月汽车行业产能利用率已达88%。因此扩产仍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各大车企要投入精力最多的事。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顾问沈宁吾表示,在工信部委托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编制的中国汽车工业“十二五”规划课题研究中,“十二五”期间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是,汽车业保持稳定增长,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自主品牌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建成世界汽车出口重要基地和出口大国,全面提升在世界汽车业中的地位。
具体目标包括:汽车产量达2500万辆/年,摩托车产量达3800万辆/年;全行业工业总产值(年度)达4.5万亿元,汽车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达2.3%;整车出口占汽车总产量的10%~15%(含海外生产产品)。
随着汽车业总体销量的大幅增加,产业集中度将是“十二五”期间有关部门主抓的关键点,行业排名前5的企业所占市场份额的总和,要比2010年提高10个百分点,并形成3~4家年产达400万辆以上的大型企业集团。
而在产品方面,各种混合动力乘用车年产量将达到乘用车总产量的10%~15%,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实现商品化,各种纯电动乘用车年产量达到乘用车总产量的3%~5%,燃料电池汽车小规模示范运行,各类替代燃料汽车在有条件地区全面实现产业化。
总体上在努力实现汽车保有量翻一番的同时,燃油消耗量增加不超过50%。此外,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将达到50%,其中自主品牌轿车市场占有率达40%。关于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的表述,也是首次进入产业规划中。
大集团至上
梳理“十二五”关于汽车业的发展规划主旨,鼓励自主品牌发展,鼓励兼并重组,鼓励新能源产品的推出是三大基调。而它们共同托起的实际就是以“四大四小”为代表的汽车产业集团。
国内各大汽车厂商都紧锣密鼓地制定了“十二五”发展大计。截至目前,已有部分厂商率先公布“十二五”规划,去年国内排名前十的汽车大集团:上汽、一汽、东风、长安、北汽、广汽、奇瑞、比亚迪、华晨、吉利,再加上江淮和长城,在“十二五”规划最后一年,即2015年初步规划的总产能达3250万辆左右,“胃口”可谓不小。
一汽集团规划到2015年销量超过400万辆,其中自主品牌比例超过50%。一汽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在一汽的“十二五”规划中,电动汽车成为重要内容,60项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成为重点突破目标。随着对新能源技术的大规模研发,其“十二五”研发费用将超190亿元。
上汽集团虽然没有提出具体目标,但始终强调保持市场20%的份额不动摇。这不仅包括常规动力车辆,也包括新能源车辆。这也就意味着,“十二五”末,上汽很有可能成为国内首个产能突破600万辆的车企。
北汽集团到2015年力争进入世界汽车行业前15位,进入世界500强。北汽集团计划2015年实现产销300万~350万辆,其中自主品牌乘用车产能力争达70万辆,进入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第一阵营。
而奇瑞、华晨、吉利都制定了到2015年销量达200万辆的目标,其中,奇瑞强调届时新能源汽车销量超5万辆。
事实上,在“十一五”末,汽车产业已显现出强者恒强的态势,没有规模效应的企业,可能很难在未来五年的中国汽车市场立足。
(本文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赵奕)